在乡村振兴的宏大乐章中,春耕备耕是开篇的激昂序曲。当前,正值春耕的关键时期,星子镇紧紧抓住农时,以烤烟产业为抓手,通过产业布局、科技赋能、三产融合等一系列举措,让千亩烟田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,目前已完成近5000亩烟田起垄覆膜,绘就了一幅“千亩银垄”产业振兴图景。
一、产业布局:“三链融合”夯实发展根基
作为连州市的烤烟主产区,星子镇有着清晰的产业发展目标和布局。镇党委、政府锚定2025年种植4969亩烤烟的目标,通过“产业链、生态链、服务链”三链协同发力,全面推动烤烟产业的高质量发展。一是优化产业链模式,星子镇推行“烟稻轮作”模式,充分利用土地资源,在烤烟收获后种植晚造水稻,今年将新增晚造水稻500余亩,不仅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,还实现了“烟田增效、粮田增产”的双赢局面。一方面,烤烟种植过程中对土壤进行了改良,为水稻生长提供了良好的土壤条件;另一方面,水稻种植又可以减少烤烟病虫害的发生,形成了一种良性的农业循环。同时,星子镇依托“合作社+基地+农户”的运营机制,整合了育苗、机耕、移栽、烘烤等专业化服务队。这些服务队由经验丰富的农民和专业技术人员组成,他们分工明确,从烟苗的培育到烟叶的烘烤,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按照标准操作,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烟叶质量。二是全力搭建“生态链”,在烤烟种植过程中,星子镇注重生态环境保护,推广绿色种植技术。采用生物防治的方法控制病虫害,减少农药的使用量,既保证了烟叶的品质,又保护了生态环境。同时,通过“烟稻轮作”,减少了化肥的使用,避免了土壤板结和环境污染。在烟田周边,通过种植树木和花草,形成了一道绿色的生态屏障,改善了农田的生态环境。三是持续完善服务链,星子镇构建了全程社会化服务体系,从产前的农资供应、技术培训,到产中的田间管理、病虫害防治,再到产后的烟叶收购、销售,都有专业的服务团队提供支持。今年,星子镇的机械化作业率已达85%以上,大型的起垄覆膜一体机、耕地机等农机具在烟田中高效作业,大大减轻了烟农的劳动强度,提高了生产效率。镇政府还积极与金融机构合作,为烟农提供小额贷款,解决了烟农在生产过程中的资金难题。
二、科技赋能:高标准建设释放“银色动能”
科技是农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,近年来,星子镇持续实施烟田改造提升工程,致力于打造高标准烟田示范片区。通过配套建设水肥一体化系统、智能病虫害检测系统等先进设施,让传统农业焕发出新的生机。
通过水肥一体化系统,可以根据烟苗的生长需求,精准地供应水分和养分。这不仅提高了水资源和肥料的利用率,还减少了人工成本。智能病虫害检测系统则可以实时监测烟田的病虫害情况,一旦发现问题,就能及时采取防治措施,大大降低了病虫害对烟叶的危害。另一方面,在烟田改造提升过程中,星子镇重点改善了灌溉设施和机耕道路,通过铺设灌溉管道、建设蓄水池和机耕道路,实现了烟田的有效灌溉,确保了烟苗在生长过程中有充足的水分,让更多大型的农机具能够顺利进入烟田,提高了机械化作业的效率。同时,星子镇还引进了一批起垄覆膜一体机等先进农机具。这些农机具的使用,使得烟田的起垄覆膜工作效率大幅提高。据统计,使用起垄覆膜一体机后,亩均用工减少了3个,生产效率提升了40%。科技的应用,让星子镇的烟田生产更加高效、精准,释放出了强大的“银色动能”,为烤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
三、三产融合:“银色经济”铺就致富新路
在夯实第一产业基础的同时,星子镇积极延伸产业链条,推动三产融合发展,培育“烟田观光+农事体验”乡村旅游新业态,开发烟秆生物质燃料加工项目,让“银色经济”成为农民致富的新路径。
依托烟叶烘烤工场的建设,星子镇充分利用废弃的烟秆,开发烟秆生物质燃料加工项目。烟秆经过加工处理后,成为了一种环保的生物质燃料,可用于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取暖。这不仅解决了烟秆的处理难题,减少了环境污染,还为镇里带来了新的经济增长点。
在发展乡村旅游方面,星子镇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。每年春季,千亩烟田披上银色“春装”,景色十分壮观,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。星子镇抓住这一契机,开发了烟田观光线路,让游客们可以漫步在烟田之间,感受田园风光,了解烤烟的种植过程。同时,星子镇还在积极探索开展农事体验活动,让游客亲自参与到烟苗移栽、烟叶采摘等农事活动中,体验劳动的乐趣。2024年,星子镇的烤烟产业将带动周边群众季节性务工1.2万人次。这些务工机会不仅为当地农民增加了收入,还让他们学到了烤烟种植和加工的技术。通过三产融合发展,星子镇的烟叶产业综合产值预计将突破3000万元。“银色经济”正逐渐成为星子镇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,为农民铺就了一条致富的新路。